珍爱地球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
发表时间:2023年02月25日浏览量:
4月14号西藏林芝一场火线连续不灭绵延数公里的新闻令人惋惜,初看时我心头一震,何等熟悉的剧本和台词,“最初,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,这不外是一场山火,一次旱灾,一类物种的灭绝,一座都会的消失,直到这场灾难和每小我私家息息相关。”要细品其中的相似处,用巧合来说就略显委曲。
有几部影戏从前看是在试图营造“末世”情形,可至今仍威胁全球的新冠病毒的肆虐、澳洲山火烧毁的生灵、刚果(金)地域埃博拉病毒的卷土重来、蝗灾、地震、暴雪、冰川融化、物种灭绝……这些天灾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在展示,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日趋紧张,这还是从前谁人绿水青山,谁人金山银山吗? 敬畏自然不是一句口号,掩护情况不是一句妄言。风能吹灭蜡烛,却将山火吹得越来越旺。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一旦凌驾平衡点,它一定会以出其不意的方式使之重回平衡。
大自然未必须要人类,人类却不能脱离大自然,马克思都讲“不要太过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。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,自然界都要对我们举行抨击”。世代更迭往复,都深刻强调人应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。哲理思想要求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;诗词歌赋讲“劝君莫打三春鸟”;治家格言希冀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;新时代提出“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配合体”;这一字一句的警示和教诲,都指引我们走向绿色生长的门路,这条路上的我们和大自然不是对立关系,不是要靠牺牲生态情况为价格的生长经济,人类与大自然是生命配合体的关系。
万象迎一杯枯荣, 双手捧新芽降落。掩护地球是全球人民配合的行动,4月22日是地球日,但敬服情况,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日日之责,人人之责。
“鱼逐水草而居,鸟择良木而栖”这世界不是人类独占,是世界的世界,“天育物有时,地生财有限” 这时限不应人为破坏,是自然的自然。2020.4.20 沈子琪写于养拙堂。
本文关键词:珍爱,地球,人与自然,和谐,共生,,4月,14号,亚搏体育官网入口app
本文来源:亚搏体育官网入口app-www.hzhfly.com